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友誼需要技巧灌溉,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大挑戰,對於人際關係技巧拙劣的自閉症患者或亞斯伯格症、廣泛性發展障礙(PDD)、非語言學習障礙(NLD)患者更是如此。
   
  「人際發展介入治療」(RDI)是針對自閉症在社交技巧上的缺陷,特別為父母與臨床治療師所設計的課程。RDI融入多種的治療技巧,有系統地引導患童發展人際關係技巧,目前RDI已成為治療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等最佳選擇之一。
   
  本書是RDI創始人葛斯丁博士,特別為二至八歲的孩童所設計的活動課程,以一系列的遊戲活動,帶領他們發展社交與情緒成長。本書分為新手、學徒、挑戰者三級,以及專心、參照能力、調控能力、協調合作等十二階段,詳列執行重點與步驟,能讓二至八歲孩子的行為更生動自然,並且在提升社交技巧後,交到懂得欣賞他的朋友。
   
  系統性的課程參與學習,教練與學員都能經由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過程,逐漸建立真正的友誼,創造出屬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社交智能和人際感受。非常適合患童的父母、老師、治療師、 社工人員,以及特教專業工作人員使用。

名人推薦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任許正典推薦

本書特色

  ★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推薦

  ★人際發展介入療法創始人史提芬‧葛斯丁,繼《解開人際關係之謎》後,另以本書詳述療法中第一到三級的練習活動。

  ★138個針對2至8歲孩童設計的簡單遊戲,是開啟自閉兒社交智能的最佳手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提芬.葛斯丁(Steven E. Gutstein
  
  史提芬.葛斯丁為「人際發展介入治療」(RDI)的創始人,著有《解開人際關係之謎》、《兒童人際發展活動手冊》等。葛斯丁博士與妻子瑞雪兒共同主持人際關係中心(Connections Center),並且身兼休士頓一所原創性治療學校──國王學校的診所主任,以及德州兒童醫院的診所工作人員。身為教授、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師,葛斯丁博士研究、治療自閉症孩童近三十年,因為不願受傳統療法之限,他和妻子花費十年時間發展出這套革命性的創新治療方法,為自閉症患者社交與情緒成長開啟一扇窗。

譯者簡介

林嘉倫
   
  台大外文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所碩士。現為自由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影字幕翻譯,譯作有《巴黎,賽啦!》、《家有火爆小浪子》、《未來世界》等。

目錄

活動一覽表
 
1.前言
2.友誼是一種人際關係
3.人際發展介入
 
第一級 新手
第一階段:專心
第二階段:參照能力
第三階段:調控能力
第四階段:協調合作
 
第二級 學徒
第五階段:變化
第六階段:轉化
第七階段:同步化
第八階段:雙人遊戲
 
第三級 挑戰者
第九階段:協力合作
第十階段:共同創作
第十一階段:即興創作
第十二階段:同夥
 
附錄:進度追蹤表
評量方法
活動主題索引
完整人際發展介入課程的級數與階段
 

前言
   
  「我如果能幫他找個朋友,一切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如果兒子或女兒有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廣泛性發展障礙、非語言學習障礙的話,父母總是會像英雄一樣,拼命想找個會接納自己兒女並跟他們玩耍的同儕伙伴。他們夢想著,若能找到一個通情達理的朋友,這個人就能成為兒女人際關係上重要的橋樑。
   
  但是事與願違,朋友並不是物體或是個人財產,不能說有就有,再說,一個有嚴重社交缺陷的孩子,是不能直接把他與其他同儕伙伴送做堆,或硬生生把他帶入正常社交環境中,認為他會因此獲得交朋友的技巧和動機。許多人並不了解,建立一段友誼所需要的技巧是複雜而且相互連貫的,而令人遺憾的是,要獲得這些技巧並沒有任何捷徑或是簡單的方法。對於我們這種有能力交朋友的人來說,即使我們為了友誼付出辛勤的努力,所得到的報酬也是少之又少;對於那些生來患有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人來說,打從出生開始,人生便一路崎嶇坎坷。
   
  這本書蒐集了許多練習活動,它們是根據人際發展介入(Relationship DevelopmentIntervention,RDI)模式所設計的。我們上一本書《破解人際關係難題》(Autism/Aspergers:Solving the Relationship Puzzle)介紹了介入模式(intervention model)以及人際發展介入的理論。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患有亞斯伯格症、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非語言學習障礙的孩子提供一套完整廣泛的課程設計,來幫助他們發展人際關係技巧,第二冊《青少年與成人的人際發展介入》(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with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則包含了針對青少年及成人的類似課程設計。本書是針對兒童而設計,尤其是二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強調基礎技巧的培養,像是社會參照*、調控的行為、雙向互動的對話、同步的行動等。這些活動是專門為較幼小的孩童所寫,為六級中的一到三級。如果本書中的活動已經練習完畢,想要繼續下去,可以購買為年長兒童及成人所寫的第二冊。該冊從第四級開始,是專門為年齡較大的孩童、青少年、成人所設計的,雖然該書為較年長的兒童所提供的活動也囊括了一至三級,不過該書所強調的是進一步的友誼發展以及友誼維持技巧,則屬於四至六級的範疇。
   
  許多人常常會問,為什麼我們所使用的發展模式要從基本人際關係練習活動開始?為什麼不要僅僅使用適合該年齡的社交技巧?我們在答覆時,則會反問他們,是否會因為一個人剛好臨屆大學生的年齡,即使這個人連加法、減法都不會,仍然教導他微積分?每當我們引用這個數學比喻,人們便能很快了解,他們的用心其實本末倒置,即便如此,針對一般的友誼及社交發展,許多人還是繼續教導這些人進一步的友誼技巧,儘管他們的人際關係基本法則乏善可陳。友誼,就像數學能力一樣,需要藉著先前所習得的技能來當基礎,以便發展許多技巧。若是尚未貫通基本數學技巧,是無法從事高等數學運算的,友誼就像一套最複雜的微積分,在初步的章節尚未爐火純青之前,即使越級跳到進一步的友誼那一篇,成功也是遙不可及。
   
  當我們體認到,為什麼許多人會忘記大部份曾經學過的數學的時候,友誼技巧與數學的第二個相似點也就因此不證自明。每個人都很清楚答案是什麼,這是因為當我們在學數學的時候,數學對我們來說,根本一點用處也沒有,也正是因為數學沒有任何功能,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無法有效學習。至於學習友誼技巧,學習者則需要了解這種技巧在個人層面的功用,當我們能理解所學習的技巧對自身的實用性之後,我們就能有效學習。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包含許多學習目標,以便讓你策劃和評量你的課程。這套基於學習目標的系統有個重要的意涵,就是該課程的設計可以讓你輕易地評量孩童的進度,學習目標則詳列在<進度追蹤表>之中,每個學習目標都與某項活動有關連,或者是跟本套書(其中一本或兩本)中一系列的活動息息相關,這就表示當你在使用時,隨時會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活動主題索引>則提供了活動及學習目標的交叉索引,大多數的活動都是以發展順序來呈現,這些活動在書中所出現的順序,讓你可以有系統地從一個學習目標進展到另一個學習目標。
   
  如果你想要針對某個主題領域做練習,而不想依照我們所排列的順序進行,你可以參考<活動主題索引>,在這裡你可以選擇一個主題,像是「對話」或是「情緒調控」,然後找到相對應的活動,這些活動是以發展順序排列的。

  由於人際發展介入是個發展性的課程,若能在確切的年齡開始使用的話,往往比較有所助益。在一開始的時候,寧可使用低於孩童能力的活動開始進行,也不要高估了他們。我們位於休士頓的人際關係中心(The Connections Center)一開始總是使用人際發展評量測驗來衡量孩童的能力,這是一套長達兩個小時的測驗,在孩童們進行範例活動的時候,我們會觀察他們的行為,並且將他們錄製下來,然後仔細打分數,我們已經開始在美國不同地區訓練臨床醫師使用人際發展介入。請密切注意我們的網站,看看你的居住地是否有受過訓練的醫師。
   
  但是,要是你找不到任何一個臨床醫師來進行人際發展介入,該怎麼辦?這是不是表示你不應該繼續進行這套課程?其實不然,你更應當繼續使用此課程。你可以利用進度追蹤表,閱讀每個階段的階段敘述以及學習目標,選擇一項適合該孩童發展階段的活動,並且嘗試進行該活動,同時要確定沒有跳過任何重要的發展步驟,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許多具有「高功能」的人缺乏參照他人的基本社交能力的時候,真的令人感到相當意外,這項技巧出現在我們24階段中的第2階段,絕對不要省略這些功能性技巧,而急著要進行比較「適齡」的活動。

  誰該使用本書?

  父母
   
  父母可以在家裡進行本書大多數的活動。我們寫這本書就是要揭開社交發展神秘的面紗,許多活動指導都是用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方式呈現給大家看,所以應該不需要任何專業人士。到了第八階段,當我們需要同儕夥伴的時候,我們則會建議你去找一位合適的諮詢顧問、治療師、或其他「教練」,並且小心將同儕配對。

  老師和特殊教育者
   
  老師和特殊教育者應該會喜歡這套書,人際關係發展課程的設計可以讓你們很容易在學校的場所使用這套課程。事實上,我們自己在德州休士頓的治療學校也是使用這套課程,這本書再加上第二冊,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人際關係發展課程大綱,這套課程大綱可以用在所有學生身上,不管他們是否有特殊缺陷都可以。這兩本書應該可以發展成為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lan),這是一種更加簡化的過程,因為這種課程提供了清晰的課程目標,這些目標都與某個特定的練習或活動互有關聯。

  治療師
   
  治療師應該也可以藉由使用這套書而有所助益。在美國和加拿大,我們的評估模式和介入練習都已經有治療師在好幾個領域裡使用。在診所工作的人以及從事看護工作的人都可以因為本書受益良多,因為這本書的學習目標清晰顯著,可以讓人有效利用所有資源,而且保險公司也會因此更願意支付保險補助。

  把網站當作同伴
   
  儘管本書是一本完備的手冊,我們的網站www.connectionscenter.com可以當作本書的同伴,這個網站應該可做為補充人際發展介入最主要的來源。在網站上,你可以找到方法聯絡不同地區的臨床醫生,這些醫生都受過我們的評估方法訓練,也就是人際關係發展評量測驗。我們也列出了曾經利用人際發展介入模式所訓練出來的專家,他們可以做為人際關係教練。我們的留言版可以讓父母和專家們交換意見和秘訣,以便創造新的活動或是修改現有的活動,同時,這個留言版也可以讓人找到住在同一區域的人,以便配對程度接近的雙人組和同伴團體。網站上還有連結,你可以連結到販售我們課程所需物品的網站。最後,我們也會將我們大部分的人際發展介入活動錄影下來,你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訂購活動CD和DVD,所有購買者都可以不限時數免費觀看我們書中描述的許多活動片段,也可以不限次數免費進入活動檔案匣和活動交流留言版。

  人際發展介入的最終成果是什麼?
   
  當你實施人際發展介入課程之後,你不久就會發現顯著的改變。孩童與人相處時會變得更加有趣,成人和其他孩童會更想要接近他,並且想跟他有所互動。他會更常歡笑,他還會以有意義的方式,急遽地增加注視你和其他人的時間,也就是不只是做眼神接觸而已,而且還會試著覺察出你是如何感受的。他會顯得更加「生動」、更加自然,並且展現出熱忱和歡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和幾年之內,你應該會見到以下的社交改變:

  ★ 他會交到真正欣賞他的朋友。
  ★ 他的溝通方式和幽默感會比較不會依賴腳本,會比較有創意。
  ★ 他會接受更多同儕的邀請,並且會更想要接受這些邀請。
  ★ 他會變成一個良好的合作者以及一個受到重視的隊友。
  ★ 他會對其他人的生活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 教他的時候,他會變得更有趣。
  ★ 你會覺得自己比較不像是一件「物品」,他會把你當人看待。
  ★ 他的行動比較不會受到腳本和規則所控制,而是受到他身旁的人的需要和感受的影響。

  他的想法會改變:

  ★ 他會用更加靈活的方式行動,更容易接受改變和轉換。
  ★ 他會對探索自身世界的新特色更加好奇。
  ★ 他會更加有創意。
  ★ 他會針對問題考慮更多其他的解決方法。
  ★ 他會用相對的方式思考,不再是「只有對錯、非黑即白」的方式。
  ★ 他會尋找並且重視其他的觀點和意見。
  ★ 他會對自己獨特的身份更加自覺。

  人際發展介入的適用對象是誰?
   
  經常會有人問我們,人際發展介入是否適合某一年齡層的團體、還是具有某一種障礙的人,或者是具有某種程度嚴重性的人?我們給的答案是,人際發展介入是一個對象相當廣泛的課程,我們唯一認為不會因為人際發展介入而受益的對象,是那些必須先處理其嚴重的攻擊行為、反抗或不順從行為的人,他們要接受這些訓練之後,才可以接受人際關係技巧的訓練。

  ★ 人際發展介入是針對所有程度的亞斯伯格症、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患者所設計,發展功能從低到高的孩童和青少年都有。

  ★ 這個課程也可以用在沒有亞斯伯格症或自閉症的孩童身上,他們具有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像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躁鬱症、妥瑞氏症、學習障礙等問題。課程中較高的級數對於一般典型孩童來說,也是一套相當棒的人際關係發展課程。

  ★ 我們呈現的活動對於年齡兩歲以上的孩童都適用。

  人際發展介入怎麼產生的?
   
  讀我的書的人都知道,我花了超過二十年的時間,以孩童、婚姻、家庭治療師、學術研究員、及課程發展者的身份研究人際關係。這幾年來,我和瑞秋密集地訓練各種自閉症程度的人,我們對於市面上找得到的訓練方法感到愈來愈不滿意。我們相信,許多自閉症程度不等的人都有能力以真正的同伴身份,參與真實的情緒人際關係,只要能提供他們學習的管道並讓他們有系統循序漸進地學習。在過去十年來,我們就是基於這個信念,發展我們的評估方法和
介入方式,並且不斷修改精進。
   
  在接下來的章節裡,我們會討論友誼最重要的技巧,以及友誼技巧和其他社交技巧有什麼不同。第三章則會讓你知道要如何開始進行我們的課程。從第四章開始,我們就會描述我們課程前三級共十二階段的活動,每一個章節都包含了該階段的活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19238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人際發展介入
   
人際發展介入是第一個有系統的介入課程,專門設計來幫助有人際關係障礙的孩童,這些孩童無法在自然的環境裡習得人際關係能力。這套課程的基本假設,是認為人際關係具有內在動機,是不假他求的。當一般孩童與好玩耍、有愛心的成人或小孩見面時,他們的正面刺激及愉悅感馬上會升起,而他們的焦慮感及悲傷感也會突然下降。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參加我們活動課程的孩童,一開始無法在人際關係裡得到相同程度的滿足感。在我們的課程裡,你會注意到,我們會努力提供孩童許多範例,讓他們知道,從社交場合裡,他們可以得到樂趣和正面刺激做為潛在報酬。我們會設法盡快讓孩童觀察他自己的社交世界,而這並非為了要讓孩童期待物質獎賞,而是要讓孩童對於他可能見到的身旁事物感到好奇興奮,我們要讓孩童不斷想著:「我要看看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應該會很有趣。」
   
人際發展介入是一個邀請式的模型,你不需要強迫別人或是收買別人;相反地,你會邀請孩童、吸引孩童,讓他允許你引導他,邁向刺激的新體驗,或是與世界互動。這意味著,你會以一種漸進、有系統的方式,引領孩童去觀看新事物、聆聽新事物、觸摸新事物、用新的方法做事,你會成為一個安全、可信賴的引導者,帶領孩童進入無限宇宙。而這片宇宙會是恐怖的還是刺激的,就操之在你了。
   
人際關係技巧與工具技巧不一樣,人際關係技巧具有相當良好的易傳播性及廣泛性,可以應用在所有人及所有場合。學會如何當一個超級好朋友的人,幾乎也會知道如何當一個好兒子、好手足、好父親、好隊友、好丈夫、好同事。所有的人際關係技巧幾乎都能交互運用,友誼技巧所擁有的特質,跟優良家庭份子、優良童子軍、優良隊友的特質如出一轍,這些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起發展的。你無法只著重在學習如何當一個好朋友,而將其他人際關係所要求的特質丟在一旁不管。
 

 

 

 

自從1956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在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這一概念以來,人工智慧(AI)已經發展了60多年,在此過程中歷經「三起兩落」。2016年AlphaGo戰勝李世石事件,將人們對人工智慧的關注推向高潮。20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人工智慧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的發展時機已經成熟。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將通過交通出行、看病就醫、金融服務、教育培訓等方面,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人工智慧在發展進程中主要面臨兩個問題,即技術問題和相關的倫理與法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問題的重要性要超過其技術問題,就醫療領域而言更是如此。發展人工智慧應該以人類社會的穩定與福祉為前提,發展醫學人工智慧的目的脫離不開醫學本身,即協助醫生為人類解除病痛、恢復健康。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飛猛進,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人工智慧已廣泛應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風險監測,健康管理,新藥開發等領域,人工智慧已經在英國、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各類醫療機構中全面展開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和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法律問題,其中最為主要的當屬患者醫療健康數據管理問題和醫療損害責任分擔問題。 醫學AI的數據規範與隱私保護 智能移動終端和可穿戴設備收集了大量與患者相關的醫療健康數據,這些寶貴的數據資源在科研領域和商業領域都有巨大價值。但大量數據的匯聚也存在很大風險,一旦數據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將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如何在保護患者個人隱私的同時安全合理地利用這些資源,就成為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1996年,美國國會頒布了《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HIPAA),旨在保護患者隱私信息的安全,並維護員工、客戶和利益相關方數據的完整性,明確了患者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隱私權,建立起保護病人隱私的法律框架和法律標準,提升了整個衛生行業的標準化水平。但該法案的受用範圍有限,僅對醫療機構提出了要求,製藥企業、公共衛生機構等不受HIPAA的規制。後來根據HIPAA的授權,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Human And Health Service, HHS)制定了《HIPAA隱私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主要保護「可識別為個人身份的健康信息」(Individually Identifiable Health Information),規定了個人健康信息如何「去身份化」,以便更好地保護患者隱私。 2016年4月,歐洲議會投票通過《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該條例保障了個人信息數據隱私,也為新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數據信息處理提供了一定的標準和規範。有研究表明,GDPR對人工智慧應用及發展的影響很大,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新技術、新事物在歐盟的發展,給企業經營增加了負擔和不確定性。 英國政府在《英國政府回應上議院人工智慧特別委員會關於人工智慧的報告:準備,意願和能夠?》(Government Response To House Of L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lect Committee’s Report On AI In The UK: Ready, Willing And Able?)中提出,建立和維持公眾對其數據安全使用的信任對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在歐盟GDPR的影響下,英國通過了《數據保護法案2018》(Data Protection Act 2018),該法案大力支持數據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中的安全使用,同時也包含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確保有嚴格的規定來規範數據的自動化處理過程。 我國也高度重視數據規範使用及個人隱私保護。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高度重視數據共享、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綱要明確了數據共享的範圍邊界和使用方式,釐清了數據共享的義務和權利,加強了數據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營造一個互聯融通、開放共享的良好數據環境,為數據規範化管理奠定了基礎。2018年7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規範了大數據的標準管理及安全管理。2019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曾開展為期兩個月的APP侵犯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APP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違規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突出問題,結合企業、社會、政府多方力量規範行業管理。 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能夠收集使用者的基因、病歷、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巨大不便。在人工智慧時代,建立行業規範以保護患者健康數據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對個人隱私權的尊重,更是對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然而,過於嚴苛的數據保護可能會阻礙人工智慧的發展,歐盟GDPR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麼,如何兼顧數據保護和科技發展呢? 2014年,加拿大提出了共享匿名數據不需要徵得同意的聲明,其在政策聲明修正案中提到,完全依賴於二次使用不可識別信息的研究不需要徵得同意。在歐盟GDPR中也提到,當一項任務「符合公眾利益」時,可以在未經本人知情同意的情況下處理個人數據。這些規定給予我們一定啟示,即在樣本量大到回顧性獲得患者同意不現實時,可以從特定數據使用的「知情同意」過渡到「廣泛同意」「選擇退出同意」或「推定同意」。 在法律上,當受到法律保護的兩種權利發生衝突時,會比較兩種權利背後要保護的法益,優先考慮法益較重的權利。當醫學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旨在促進人類的健康與幸福時,在保證數據安全且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的前提下,個人隱私權應當做出一定讓步,從而達到兩者之間的平衡,在不損害個人權益的前提下推動技術進步。 另外,作為網際網路法律基礎制度之一的「避風港規則」也能給我們一定啟示。建立數據集的過程中,當逐個獲取數據主體的同意成本過高或不現實時,我們可以先收集處理,在數據主體發出選擇退出同意的請求時,再將數據從數據集中清除,在尊重數據主體意願的前提下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研究分析,既保證患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又保證醫學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受阻。 醫學AI的損害責任賠償 醫學人工智慧最主要的應用體現在醫療機器人和智能醫療診斷方面。如果醫療機器人和智能醫療診斷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系統故障或者電力供應方面出現問題等原因做出錯誤診斷或行為從而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且對患者造成醫療損害時,如何判定醫療損害責任?人工智慧本身是否可以承擔損害責任呢?醫學人工智慧的法律主體地位是人工智慧發展的終極思考問題,相關方面的討論從未停止,然而,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還處在弱人工智慧階段,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慧都將是從屬於人類的工具。因此,應將其當作產品來看待,損害責任的承擔者將在該產品的生產者、設計者、所有者、使用者中產生,但由於人工智慧算法的不透明性和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公平公正的責任劃分存在很大困難。 如何讓人工智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入我們的生活呢?對於如何監管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有學者強調人工智慧算法的透明化更利於監管,但也有反對意見指出,首先,算法程序本身具有很高的專業壁壘,大多數非專業人士讀不懂,只能依靠算法程序行業自我監督;其次,在如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情況下,代碼編寫者可能也無法完全準確預測其結果;最後,代碼是編寫者智慧的結晶,甚至有可能是科技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隨意公開,可能會引發智慧財產權、商業機密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另有學者建議,可以將監管前置化,把對於醫學人工智慧產品的監管轉為對其生產企業的監管,為此類企業設置壁壘,讓有良好信譽的企業對其產品負責,但如此一來,很可能造成大企業壟斷的局面,小型科技公司將缺乏競爭力,不利於良好人工智慧產業環境的營造。確定醫療損害賠償責任實質上是醫學人工智慧的監管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監管醫學人工智慧仍然有待研究。 人工智慧以人為本的倫理原則 倫理原則決定著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尚未出臺,需要倫理準則來規範其應用發展。在這方面,歐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政策文件《歐盟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 For Europe),提出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發展路徑,旨在提升歐盟科研水平和產業能力,從而可以更好地應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帶來的技術、倫理、法律等方面挑戰,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歐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2019年4月,歐盟先後發布了兩份重要文件——《可信AI倫理指南》(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和《算法責任與透明治理框架》(A Governance Framework For Algorithmic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其發布的報告《未來基石——人工智慧的社會角色與倫理》中指出,要通過各界合作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指導原則,鼓勵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以人為本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本倫理要求,任何一項技術的發展進步都是以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增進人們幸福感為宗旨的,人工智慧技術也不例外,必須保證它符合我們的倫理道德,且不會對人類造成傷害,這是醫學人工智慧進步和發展的前提。 責任編輯:王坤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BJjmmBk.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9638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霧峰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中醫潭子手抖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大里大量出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神岡噁心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北屯壓力大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這間中醫診所很大推潭子恐慌看什麼科 太平區白天賴床睏倦改善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中醫診所潭子失眠中醫推薦 北屯胃脹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大里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南屯體溫控制功能異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kj9cvu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